读外国文学著作时,面对那些长长长长的人物名字,我们的内心几乎都是崩溃的吧!何止是崩溃!简直是内牛满面苦不堪言!那么问题就来了——既然如此痛苦,何必自讨苦吃呢?为什么学者们翻译时就不能“举手之劳”把人名译得简单些呢?
哎,说起这些那就话长咯!倒不是学者们没有“慈悲心”,而是翻译文学作品中的人名,绝没有所谓“举手之劳”那么轻巧!下面就为大家分析分析译作中名字长得“让你断气”却还是只能继续“让你断气”的个中缘由吧!
首先,我们知道,对于文学以及其他任何文艺作品的翻译,都讲究个“信达雅”,不能因为人名复杂就省略或者本土化。毕竟‘阳春白雪’有‘阳春白雪’的意蕴,你不能为了寻求简化,清一色将‘阳春白雪’换成‘下里巴人’不是?
其次呢,许多文学作品中的名字都是作者精心构思出来的,如果随意缩减或者更改,会使作品本身失去一些原有的意义。好比你在看很多欧洲古典小说的时候,当中出现的大量一长串的人名,也许就是侧面反映了人物的背景信息(主人公是那一社会阶层?贵族?平民?奴隶?)把这些去掉,甚至会严重地影响你对作品主旨、思想的把握。
另外,文学作品中的人名常常是有着所谓的象征意义的。以契科夫的《套中人》主人公名字“别里科夫”为例,在俄语中就是“不懂人情”的意思。(这就好比《红楼梦》中“甄士隐”这一人名以谐音的手段来传达某种象征意义。)试想,如果仅仅为了方便记忆和阅读就胡乱简化翻译,是多么不尊重作品不尊重艺术的行为呢?
再者来说,删繁就简除了‘治愈’阅读时的“头昏眼花”,却并没有什么值得提倡的亮点。毕竟作品当中横亘的国别问题不容忽视。
不过话又说回来了,人名长确实也不方便阅读。故而适当范围内的简化也还是值得一提的。当然,首要强调一点,在此所说的简化是指减少不必要的音节,以方便读者记忆。如果能在保留原有意蕴下稍作变化而有助于读者理解情节,也不妨汉化一点。
冗长的人名之所以成为我们的阅读困扰,归根结底主要还是因为中国人的语言文字习惯问题,我们习惯认为一个音节是一个字,英语却不然。通俗点来说,美国人可能认为“David”(戴维)就是一个字,所以当你看到默罕默德四个字时,在他们眼里没准就只是一个字。
其实,外国人名字简化的问题,除了名字本身有着特殊含义这种情况,不能随意进行删减改动,其他多数情况下还是可以权衡变通的,只要用心琢磨也能够在合乎情理的范围内做个“经典”的简化。
最后要说明一点,如果你真心喜欢看外国文学著作,不妨静下心来专注地去阅读,不要纠结于这些冗长人名的细枝末节,而忽略了作品本身蕴藏的语言美、意境美,否则可真是得不偿失了!